各有關單位:
圍繞“生態紡織品的檢測技術研究與開發、新型纖維的定性和定量分析研究、紡織品功能性檢測技術研究與開發”三個研究方向,開展創新研究、人才培養、平臺建設和服務海西為主要研究目的,福建省紡織產品檢測技術重點實驗室(福建省纖維檢驗中心)(以下簡稱“實驗室”)設立開放課題,歡迎相關研究領域的科研業務人員積極申請。
一、開放課題資助對象及資助原則
1.開放課題主要資助對象為非本實驗室具有中級以上(含中級)職稱,或具有碩士(含碩士)以上學位并在相關企業、科研機構、質檢系統和高等院校中任職的科研、教學及技術人員。
2.本實驗室2020年度擬設立1-3項開放課題,開放課題執行期一般為1-2年,每項開放課題資助的經費為1-3萬元人民幣。
3.本課題經費在結題后尚有剩余的,實驗室將收回。同時本實驗室歡迎自帶課題、資金,利用實驗室的儀器設備進行研究工作、或進行科研合作。
二、2020年開放課題重點研究方向
1.生態紡織品的檢測技術研究與開發;
2.皮革及相關產品有毒有害物質檢測研究;
3.新型纖維的定性和定量分析研究;
4.新型紗線、織物及紡織品的檢測與研究;
5.紡織品功能性檢測技術研究與開發;
6.紡織檢測相關儀器研究與開發;
7.國內外紡織服裝相關標準研究
三、開放課題申請程序
1.申請人根據以上資助方向填寫《福建省紡織產品檢測技術重點實驗室開放課題申請書》一式三份,經所在單位主管部門簽署意見并加蓋公章后連同電子版于2020年9月30日前寄交本實驗室(詳細聯系方式見下方。)
2.開放課題申請經實驗室組織專家評審,確定資助課題及資助經費額度,評審意見將及時通知申請者;
3.申請者根據申請書和評審意見填寫《福建省紡織產品檢測技術重點實驗室開放課題項目計劃任務書》,經實驗室主任復核后正式列入2020年度開放研究課題。
四、其他說明
1.本實驗室資助的研究課題或與本實驗室合作研究的課題,其研究成果由本實驗室和課題負責人所在單位共享。每項開放課題至少需在中文核心期刊及以上級別學術刊物發表論文1篇及以上。發表論文(論著)、申請專利、申報各類成果和獎勵時,都應標注由“福建省紡織產品檢測技術重點實驗室(福建省纖維檢驗中心)”(英文為Fujian Provincial Key Laboratory of Textiles Inspection Technology (Fujian Fiber Inspection Center))開放課題資助,且應為開放課題承擔者與實驗室固定成員聯合研究成果,即研究成果的作者列表中必須含有本實驗室固定成員(本實驗室固定成員排序為前三)。未按規定進行標注的研究成果,不得作為開放基金項目成果用于結題驗收。發表的論文、各類獎勵、專利、知識產權轉化等研究成果須及時寫入項目進展報告和項目總結報告,連同成果副本發送至本實驗室。鑒定成果、申報各類獎勵、授權專利、取得經濟效益等也須及時告知本實驗室,并將相關材料報送本實驗室。
2.要求開放課題申請者與實驗室內部一位以上科研人員合作進行研究工作。
3.若申請人開放課題的執行期較長,“實驗室”可視具體情況要求申請人提供“福建省紡織產品檢測技術重點實驗室2020年開放課題中期進展報告”。
4.“福建省紡織產品檢測技術重點實驗室(福建省纖維檢驗中心)2020年開放課題申請書”請見附件。
五、項目申請聯系方式
通信地址:福建省福州市倉山區照嶼路17號 福建省纖維檢驗中心
郵編:350026
聯系人:劉貴
聯系電話:0591-86308870
Email:zljsb@ffib.cn
福建省紡織產品檢測技術重點實驗室(福建省纖維檢驗中心)
2020年09月